連著好幾天的大雨終於放晴,真是適合出遊的好天氣,趁著開學前最後的假日,放鬆心情到郊外走走。



◎氣勢磅礡的斜張橋



第一站是美濃民俗村,裡面有客家小吃還有文物,但大部分是營業性質,有位素人樂師---張山田先生,他能用很多意想不到的物品演奏,例如:瓶瓶罐罐、衛生紙、水管等。



◎兩位美女介紹一下開放時間吧!



◎傳統點心---狀元糕(註1)



◎掌中戲---負責操作的是十分入戲的阿詩(很活潑吧!)



◎注意看張山田先生手中拿的是...水龍頭耶!



◎什麼都能演奏!



◎玩水玩得很開心的兄弟倆



接下來到了中正湖,原本湖面佈滿布袋蓮,開花時節很壯觀,滿湖紫色花海,但由於危害到生態,所以被清掉了。


◎客家文物館因內部整修而暫時休館,只好拍一旁榕樹下的牛車過過乾癮



到鍾理和紀念館拜訪這位“倒在血泊的筆耕者”,由於韻在求學過程接觸過其作品,所以很用心的研究其生平,erik則是聽到大冠鷲的呼喚,跑到外面,果然有兩隻正在盤旋的大冠。

◎鍾理和先生之遺物



◎空中盤旋的大冠鷲(相機功能有限請見諒...應該說是拍照者的能力有限,而且已經到了極限)



來到東門樓(註2),我們很認真的詳讀簡介,並準備好好瞻仰古蹟,以發思古之幽情,突然聽到:「來來來!大家下車跟我來!」有一團遊客也到了,看來這是美濃的必遊之處。大嬸講得賣力,我們跟在一旁免費上了一課,才了解美濃之所以能成為全台進士最多的地方,和東門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呢!原來這裡經風水師指點,面對大武山的“文筆峰”,後有十八羅漢山當筆架,還有中正湖當硯台,難怪文人輩出。




◎正港古蹟---端風正俗碑



◎一旁的狗狗好奇的看著我們



◎美濃橋上的保橋護童碑



既然來到美濃,當然不能錯過品嚐粄條的好機會,老實說我們不知道哪家才是老店,因為大家都說自己老,就好像電視節目有人說自己收視冠軍、也有收視第一、收視領先等等,看樣子應該不會有人收視落後,所以我們挑了這家五十年創立的“有能粄條”,店面聽說是由於道路拓寬的緣故,所以才變得小小的,雖沒有冷氣,但顧客還是不少,牆上有menu,妙的是沒有標示價錢,有點冒險的叫了幾道招牌菜,還好身上的錢夠付,不知道有沒有接受刷卡?吃飽喝足就往下一站出發囉!



◎滷得軟爛的紅燒豬腳



◎足夠兩人吃的炒粄條



◎很夠味的薑絲大腸



◎特色菜---炒野蓮(龍骨瓣莕菜)



一路上都沒有看到菸葉,讓我們有些失望,因為印象中的美濃就是菸葉和菸樓,大概是菸業沒落,所以很多都改種其他作物了,聽說秋天還是會種植菸葉,只是數量不多。

◎竹子門發電廠也因為整修,所以暫停開放



◎建於明治四十二年(1909年)



◎節約能源度度皆辛苦




註:
1.狀元糕的由來---古代有一個書生,赴京趕考,因在半途上盤纏用盡,於是就在京城街上賣起了製糕的生意,用幾個簡單的木製筒倒入芝麻、花生粉等原料,再用火烤一會兒,倒出來即是一塊一塊形似蛋塔的糕仔,後來這個書生終於考上狀元,一日皇上親自拜訪狀元郎,狀元郎一下子心急不知道要用什麼招待皇上,於是就拿出了當年製糕掙錢的工具,將當年自創的糕仔做給皇上吃,皇上吃了龍心大悅並賜封為狀元糕。

2.美濃先民為了防範鄰近的平埔族入侵,在庄外種滿莿竹林,並搭建了東南西北4個柵門防禦,清乾隆20年(1756年),又在庄口柵門口蓋了一座隘門,作為登高望遠用,就是現在巍然聳立的東門樓。道光9年(西元1829年),竹頭背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,衣錦榮歸時,在東門樓上揮筆提下「大啟文明」四字,以玆感念。

3.民國前三年,日本政府為解決美濃地區水源不足的問題,於是興建竹子門發電廠,利用房子背後的山坡上,鑿隧道引豐沛的荖濃溪的溪水來此,由四條水壓鋼管連結廠內四部法國式水輪機,總容量為二千馬力。廠房風格採巴洛克式建築,是臺灣第一代發電廠,目前巳列為三級古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ph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